思政中心教师岗位职责(试行)
依据国家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为明确思政教师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为课堂教学第一评价标准,以课堂教学改革、思政理论研究、社会实践指导、参与学院大思政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思政教师业绩考核标准,特制订本职责。
一、政治导向: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教学;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2、按照党中央要求,自觉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大学生,自觉践行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自觉遵守学校和思政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教学文件,遵守教学纪律,做到治学严谨,教风端正。
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底线。实现一票否决制。
二、教学要求
1、课堂教学:按照培养方案和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本课程的授课计划,负责课程的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与质量管理。勇于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严格遵守教师课堂纪律,讲究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效果的显著性。
2、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和开设一定数量的思政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为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开拓;对于经学校和中心指定的教学改革措施必须切实执行。
3、实践教学:明确指导、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社会实践是思政教师不可缺失的工作内容。以数量和质量进行单项和综合性的评价和奖励。
三、科学研究:将思政理论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和科研活动,鼓励科研服务教学,完成学院规定的教科研任务。鼓励和支持申报各级思政研究课题、发表思政类研究论文和著作。以提高思政中心在全国思政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声誉,以为将来争取学科点建设的基础。
四、参与大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局限于课堂,“思政课程”应向“课程思政”转变是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上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思政教师应积极参与学院大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