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星空下的思政课”开讲啦!

作者:

陈梦佳、范慧、李思琪

发布时间:

2024-10-20

九月肃霜,十月获稻。2024年10月,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空下的思政课”在安徽歙县琳村、浙江绍兴、义乌尚阳古村开讲。

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丽明、张盛满和陈梦佳三位老师与美院附中的同学们在安徽歙县琳村进行了交流分享。

张丽明老师以“牢记使命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鼓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希望美院附中的同学们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完善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在未来的创作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张盛满老师的演讲紧密结合美院附中同学们下乡实践所在地歙县的地域特色,题目为“传统徽州的人神社会及乡土践行的当下意义”,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徽州传统社会的历史演变、社群结构和文化特征等方面,并对乡土实践的表现形式进行说明。鼓励同学们关注徽州及其他不同区域的在地文化,以多元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社会。陈梦佳老师首先解释了“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古典文献和现代语境下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和“贵和尚中”这两个重要特点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安徽各地的实践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0月15日至17日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翟志强副院长带领,范慧、刘震两位老师协同,与学校教务处、绘画艺术学院协同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版画系蔡承志副主任、倪华夏老师及同学们一同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师生一道在鲁迅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与分享。

范慧老师以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出圈”为例,与同学们分享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提出艺术创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的创作原则、艺术工作者应当不断追求德艺双馨的人生境界。范老师勉励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应当关心人民生活,关注国家发展,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坚守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刘震老师以“六个鲁迅”为题,从绍兴之鲁迅,上海之鲁迅,世界之鲁迅、医学之鲁迅、文学之鲁迅、美术之鲁迅六个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鲁迅先生的多重角色,尤其是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与版画艺术的不解之缘。刘震老师鼓励同学们作为一名艺术家,要找到从历史走来的现实派的“主体性”,掌握一种断然取舍的行动派的“进步性”,养成一种入木三分、张弛有度的技术派的“自如性”,灌注一种价值与信仰的理性派的“思想性”。刘老师寄语同学们:下乡,就是走向生活,回归现实,整理中外艺术!翟志强老师比较分析了两位绍兴名人鲁迅和蔡元培的政治态度,人生阅历,学术成就,并简要讲解了利用学术理论提高实践成效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同学们求真务实,做好社会调研,锤炼专业能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10月16日晚,刘震老师以“所见超所思——A I G C与版画艺术创意”为题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刘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运用人工智能进行版画创作的优点与困境。讲座最后,刘老师与同学们就AI在艺术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10月18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第三支思政队伍与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毛腾一行,携手赴义乌市的尚阳村教学基地讲授“星空下的思政课”。由朱文信教授带领陈碧莲、李思琪两位老师,联合学校教务处、书法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协同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18日下午,各位教师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十周年为核心,分别以调查研究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探寻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乡村振兴中的艺术实践、传承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社会理想和林风眠先生“为艺术战”的亚波罗精神为主题进行讲授,并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在下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位老师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王谦、陈量、李万秋等老师一起,结合尚阳村实际情况予以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久久不愿散去。

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先后探访雪峰文学馆、陈望道故居。各位教师在文学馆走进冯雪峰“左手持笔,右手执剑”的壮阔人生,领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真谛;在陈望道故居,回顾《共产党宣言》翻译的艰辛过程,感受真理味道之甜。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阐明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2024年10月,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星空下的思政课”在多地热烈开讲,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耕思政教育,高擎“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旗帜,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培育心怀“国之大者”、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和过硬艺术本领的文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