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依托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用逻辑设计严密的一个导论加八讲内容,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衔接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二、
教学内容、要求及安排:
1.教学内容:
本课程重点讲述以下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导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总的概述;第二部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讲述当代中国所处的基本国情和世情,这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第三部分具体细分为几块内容,分别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最后一部分是当代中国与世界。9个单元,33个小节,整个结构主题突出,逻辑严密。
2.教学要求:
本课程学习要求:一要结合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等相关著作;二要结合中国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三要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
3.
教学学时安排:
单元
|
教 学 内 容
|
理论
讲授
|
备注
|
第一讲
|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概述
|
4
|
|
第二讲
|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
4
|
|
第三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8
|
|
第四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7
|
|
第五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3
|
|
第六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
2
|
|
第七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2
|
|
第八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
2
|
|
第九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
2
|
|
|
复习及考试
|
2
|
|
总计
|
|
36
|
|
三、
作业要求:
每讲布置预、复习题若干;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关注与课程相关的热点新闻。
四、
考核方式:
1开卷考试;
2评定标准:(出席率+课堂表现)x30% + 期末开卷考试x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