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选择《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我院研究生选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突出方法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两个特点,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意识,贴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力求增强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研究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二、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教学基本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和七章内容,即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和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讲授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自觉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科学的宏观和微观问题。 
  
 2、
 教学方法和注意问题
   
| 课程类型
        | 公共必修课
        | 双语教学
        | 否
        | 
| 开课对象
        | 一年级硕士生
        | 多媒体教学
        | 是
        | 
| 开课学期
        | 第一学期
        | 理论授课学时
        | 18
       | 
| 实践授课学时
        | 18
       | ||
| 总学时
        | 18
       | 学分
        | 1
       | 
| 教材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定)
        | ||
 (一)
 、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作品。
   
 (二)
 、课堂授课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提倡学生就专题内容提出见解,展开讨论。
   
 (三)
 、注重整体方法论与具体学科方法的交融,培养学生思考的自觉性。
   
 3、
 学时分配
   
| 课程单元名称
        | 基本内容
        | 单元学时
        | 单元学时分配数
        | 备注
        | |
| 讲授
        | 实验/练习
        | ||||
| 第一讲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4
       | 4
       | 
 | 
 | 
| 第二讲
        |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4
       | 4
       | 
 | 
 | 
| 第三讲
        |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 4
       | 4
       | 
 | 
 | 
| 第四讲
        | 具体研究方法指导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课题申报指导
        | 4
       | 4
       | 
 | 
 | 
| 复习及考试
        | 
 | 2
       | 
 | 2
       | 
 | 
| 
 | 合计
        | 18
       |  
       | 
 | 
 | 
 三、
 作业及课外辅导要求
    
阅读制定书目,结合专业思考马克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加课程作业
   
 
             
 
                             
                
